爱你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颐人 > 第2章 二、堂记
    苏家的诊所名为颐人堂,是苏老爷子一手创建的。

    老爷子本名苏瑞,字润堂,一说起他的大名,在塞城可是非常有名气,尤其是在中老年人当中,更是大名鼎鼎。

    苏润堂是家中老小,上有两个姐姐,加上中间夭折的一儿一女,他是家中第五个孩子,是母亲四十岁那年所生,父母老来得子,爱如至宝。或许是老龄产子,营养不良,苏润堂自幼体弱多病,母亲带着他遍访名医,仍然收效甚微。但令人惊奇的是,他虽然身体孱弱,却智力超群,聪颖绝顶,入学堂以来,门门功课均为优等,尤其是文采斐然,出口成章,书法、绘画也很有造诣,引得多少人望其项背而自叹弗如,一时成为塞城有名的才子。

    然而,在那个重工轻文的年代,苏润堂的才艺天赋却并没有引起家人足够的重视,他十六岁那年,苏家老太太为他谋了一份手工业工人的工作。刚刚升入高中,课本尚未温热,身为孝子的他不得不中断学业,成了一名学徒工。虽然告别了心爱的学堂,但他仍勤学不辍,做工之余,生活闲暇,读书学习仍然是他的最爱,乃至成家后,即便是家务事增加了许多,这个良好的习惯仍然没有改变。

    他自由地徜徉在文人墨客的作品意境中,感悟着他们的迥异情怀:胸怀家国天下之壮怀激烈,心忧民生多艰之悲悯苍生,历经宦海沉浮之宠辱不惊,看破红尘过往之练达人生……隔着时间和空间,穿越岁月和风烟,苏润堂的心境被熏陶得时而一腔热血壮志凌云,时而霁月清风淡泊宁静……

    他撰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随感,并向报社、杂志投稿,每投必中,这更鼓舞和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他醉心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乐此不疲。

    岳母的病逝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岳母患的是癌症,一开始是由于误诊耽搁了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后期则是家境贫寒,无法凑够盘缠和医疗费,去医疗条件更好的大城市接受治疗始终难以成行,最后饱受病痛折磨,悲苦辞世。

    眼睁睁看着亲人撒手人寰,凄惨惨听着悲恸欲绝的哭声,苏润堂戚然呆坐在岳母的灵前。他的心不仅哀痛于岳母的病逝,而且一直沉郁在寒门百姓无助的悲凉里,渐渐地,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他心中弥漫升腾,他萌生了弃文从医的念头,他决心要用毕生精力学习中医,努力去治病救人,希冀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最底层的穷苦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从此,他的案头原有的国学经典及文学名著被一批医学典籍替代,《黄帝内经》、《伤寒论》、《汤头歌诀》等成为了他的案头新宠,漫长而艰难的学医生涯开始了。

    这一学就是三十多年。从起初的晦涩难懂,到如今当地及周边广有名气的中医大夫,期间所经历的艰难曲折、酸甜苦辣只有他和老伴王香梅明了个中滋味。一路走来,也不知拜访了多少中医大夫,遭受了多少白眼,吃了多少闭门羹。重金拜师、购买医书让原本就清贫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一年四季,全家人都节衣缩食,拮据度日,每到过年,别人家的孩子都早早地换上了新衣,苏家姐弟三个却往往是几年才置办一次。

    或许是苏润堂虔诚学医的精神感动了上苍,五年后的一天,一名男子造访了他,说听闻他一心向医,特地来拜会,问他是一时起意,还是真心想学有所成。苏润堂赶忙将中医是自己终生不渝的唯一事业言说给来人,那人甚为宽慰,这才把来意说明。原来,他名叫张先圣,是外乡人,祖先为中医名家,到了他这一辈,除他之外,家族之人无人愿再传承,他忧虑祖传绝学失传,一直在寻找可以传得衣钵之人,此次来塞城工作,听说了苏润堂的事,又打听了他的家世和人品,有意将祖传倾囊相授,因此登门拜访。苏润堂夫妇大喜过望,赶紧请至家中,就要行拜师之礼。张先圣摆手却之,和苏润堂一论年龄,稍长几岁,说以后只论兄弟,不谈师徒。

    从此,苏润堂与张先圣亦师亦友,开始了全新的学医之旅。在张先圣的悉心教授下,以前不通不懂的地方豁然开朗,苏润堂如鱼得水,进步一日千里,张先圣对这个贤弟的天资大为惊叹,更对家学得遇有缘得以传承大为欣慰。两年后,张先圣返回家乡时,苏润堂已尽得相传。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一个伟大的女性,此言不虚。夫人王香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颇有见识,她承揽了里里外外、大大小小一应家务,大力支持丈夫学习中医。钱不够用时,她就跑遍娘家、街坊邻里四处筹措,从不让丈夫为此事耗费心力,即便最苦的日子,她都能始终乐观面对。虽然家境贫寒,苏家却常常是欢声笑语,这一切无疑都是苏润堂学医的无穷动力和不竭源泉。

    夫妻同心,其力断金。如今,当年的知名才子成为了当地的中医名家,熟悉的人羡慕之外却是由衷的钦佩,为了那份天赋异禀,更为了夫妇俩那份坚定执着和非常人所及的恒心和毅力。

    苏润堂夫妇俩共育有三个子女,长女苏潔,次女苏妍,儿子苏岳。也许是源于父亲的良好基因,苏家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均非常优秀,而且在家庭的熏陶和影响下,都表现出了对中医的浓厚兴趣,这着实让夫妇俩颇为欣慰。

    长女苏潔生性文静,从小乖巧懂事,不仅主动为父母承担家务,而且勤奋好学,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业一直优异,稳坐年级第一宝座,成为塞城一中的传奇,人们在啧啧赞叹基因遗传的神奇之外,更是对苏家羡慕不已。基于她好学善钻的特点,本着把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想法,在苏潔高考时夫妇俩让她选择了首都中医学院的中医专业,女儿没有辜负父母的重望,金榜高中。五年后,大学毕业的苏潔回到塞城中医学院执教,得益于父亲诊所的便利条件,她以颐人堂为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带领科研小组,潜心于中医理论及中药药性研究,短短十几年就取得了十多项学术成果,已于三年前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每到周六日,是诊所里患者最多的时候,因此,苏潔就利用休息日到颐人堂坐诊,一方面替父亲弟弟分担一些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苏潔的爱人名叫齐文辉,和她同在大学里执教,女儿齐旭现为塞城一中高二学生。

    次女苏妍天性活泼灵动,很有主见,希望自己的人生多姿丰饶,不愿专业从事中医。已有长女传承家业,故而在苏妍的择业方向选择上,夫妇俩也就没有坚持让她学习中医,高考时按照她自己的意愿报考了西南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她入职尚华集团,近二十年商场打拼,才具不凡的她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她就任分管地产的副总后,极力主张房地产开发不能只图一城一池的得失,局限于一个楼盘的收入目标,而应站在住户角度,园林化布局、多站式服务,为业主打造理想型家园,从而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力。在她的倡导下,尚华集团华北区先后在塞城重点中学学区、城市繁华地段开发了“塞上明珠华府”和“塞上明珠尚郡”两个楼盘,小区绿化面积达50%以上,并配以人工湖、假山、凉亭等公园景致,还设置了健身房、游泳馆、洗衣坊、幼儿园、超市、地下车库等便民设施,使广大业主享受到了足不出园就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便利服务。

    两个楼盘的开发都相当成功,甫一开盘便即大卖,创下塞城地产的售楼记录,目前入住率高达90%以上,两个小区均荣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并获得住建部六项金奖。

    近期,苏妍又提出了在矿区开发“塞上明珠”系列地产的建议,她在可研报告里这样阐述开发理由:“国家钢铁行业及火力发电方兴未艾,丰富的矿藏资源使塞城煤矿、铁矿贸易额逐年攀升,十万名矿工的收入也逐年增加,消费水平水涨船高,而塞城矿务局辖区内却仍是旧式砖混结构的民居,已满足不了矿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方案很快获得了总部审批通过。

    华北区计划在塞城矿务局矿区中心投资开发“塞上明珠石韵”,尚在筹备期,已受到了矿区居民的高度关注。

    “塞上明珠”系列的成功开发,不仅奠定了尚华集团在塞城地产界行业巨头的地位,而且也令苏妍在塞城商界声名鹊起,多家公司重金挖她,龙翔地产就是其中最不惜血本之一,无奈苏妍却根本无心他属,忠诚地供职于尚华集团。

    从小的家庭熏陶,苏妍也很有些中医基本功,尤擅经络按摩。因颐人堂医术佳、口碑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一年到头,父亲和弟弟忙得休息日都很少,工作甚是劳累,苏妍就成了他们的专职保健师,余暇时为他们敲敲经络、按摩穴位,松动松动筋骨,同时也帮着弟弟苏岳将医案及时录入电脑,维护好诊疗信息系统。

    苏妍爱人章元亨原本是塞城一家科技公司的总工,因几项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被北京某研究所看中,于去年调离塞城去北京工作。女儿章慧去年秋季考入塞城一中,因高中部设有住宿制,章慧不愿把时间都耽误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征得父母同意,办理了住校手续。因此,现在大部分时间家里仅有苏妍一人,她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诊所帮忙,平时也有更多的时间照顾父母。

    儿子苏岳是苏润堂夫妇最小的孩子,也最令夫妇俩骄傲和自豪。苏岳天资聪颖,十岁左右就表现出超常的中医天赋,别的孩子在外边疯玩打闹,他却偏偏喜欢静静地看父亲给患者诊脉断病,一同玩的小伙伴进来拉都拉不走,还被他叱责别胡闹。父亲诊完,他也要诊,父亲惊喜异常,患者异常惊讶,他像模像样地学着父亲的样子把脉,认真地向父亲述说着手指的触感……

    苏岳表现出来的对中医强烈的兴趣令苏润堂大为慰怀,此后只要得闲,一老一少就凑在一起。苏岳的小脑袋里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仅凭两只手“寸关尺”三部六脉就能断病,让他觉得好不神奇;药柜抽斗里的那么多花草枝叶煎服了就能治病,令他不可思议。为什么这次要用这个抽斗里的药,下次却要用那个抽斗里的,他的小脑袋充满了疑问。就是在对这无数个“为什么”的探究中,父亲把他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中医世界,渐渐地他开始逐步认识人的身体,并能通过把脉而跟人的身体“对话”,钻得越深,中医世界的美妙越让他兴奋。为配合他学习,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让他大胆诊脉、断病、开药方,渐渐地,小苏岳越来越自信。有时候,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也总爱好奇地让苏岳给把把脉,他也总能把对方的症状说个八九不离十。颐人堂建起来之后,每个周日,苏岳都要去诊所跟着父亲学徒半天,并亲自帮着抓药,他认真观察每种草药的形状,并细心辨识它们各自的味道……正值汲取知识的好年华,又有强烈的兴趣驱使,苏岳的进步突飞猛进,十八岁时他已将望闻问切的中医基本功尽数掌握,《汤头歌诀》背得滚瓜烂熟,父亲诊所里所有的草药他全部识得并明了其药性药效。

    为了能让苏岳更全面地掌握传统医学的精髓,高考时苏润堂建议他学习针灸。他采纳了父亲的意见,报考了京都中医学院的针灸专业并成功被录取,开始了更为广阔的专业学习之旅。依托良好的基础,专业课他学得较为轻松,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他不仅熟练掌握了人体经络、穴位及行针、艾灸方法,而且将脉学、药学、经络、针灸等进行充分的对比和研究,既融会贯通一脉相承,又自成一体各得精要。五年的大学时光,他学业优异,出类拔萃,国内几所著名中医院主动表达了聘任意向,他婉言谢绝了,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帮父亲经营诊所传承家业。

    苏岳的爱人吴娜是一名小学教师,儿子苏芃扬今年八岁,小学二年级,聪明伶俐,很受全家人的疼爱。

    颐人堂自创建以来,所有患者不论身份不分等级,均一视同仁,所采购的草药质量上乘疗效显著,却一律平价,再加上苏老爷子医术精湛,平易近人,多年来深受广大患者信赖,赢得了不俗的口碑。自打苏岳毕业回来,苏老爷子有了绝佳的帮手,诊所不仅有力量接诊更多患者,而且又增加了针灸、拔罐等项目,治疗手段更加多元,因此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近几年,苏家父子成功治愈了几十例疑难杂症,声名远播,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来,远的甚至来自几千公里以外的祖国边陲。为了给外地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在苏岳的建议下,颐人堂搬迁至一家快捷酒店旁,同时在诊所内开辟操作间,设置煎药电壶,有效地解决了外地患者的住宿、煎药问题。

    这些年,颐人堂究竟治愈了多少患者,救多少家庭于困厄,已无法用数据衡量,许多患者及家人感激万分,希望以钱财、礼物表达心意,苏家父子一概不收,有的人就制作了锦旗略表寸心,苏老爷子也一律不准悬挂。他说,荣誉仅是对一则病例成功治愈的说明,人的气血应四季、昼夜、时辰、气候的变化而随时异动,每个人体内环境迥然不同,各种病机变幻莫测,气象万千,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岂能因一次的成功而自鸣得意、自我麻痹?

    星期六上午,苏妍照例来诊所帮忙。

    八点钟刚过,候诊区已坐满了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约摸三十多人,既有患者,也有陪诊的家人朋友。父亲、姐姐、弟弟已都开始接诊,她挨个诊室走了一遍,看看是否需要帮忙。

    一号诊室里,父亲正在为一名中年妇女把脉,还没有泡茶,她帮忙沏好茶后就退了出来。二号诊室里,弟弟苏岳正准备给一名三十多岁的男性患者拔罐,体贴地说不用帮忙,让她去办公室休息。三号诊室里,姐姐苏潔正在和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谈话,询问病情,看她进来,向她摆了摆手,她退了出来,转身上了二楼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早已收拾得一尘不染,也不知是苏潔还是苏岳提前先到搞好了卫生。

    她沏好茶,从书柜里取出未录入的病历,打开电脑,正准备开始工作,突然手机响了,是李嘉伟打来的,说刚把赵总和黎总送到机场,正在返回的途中,中午请她吃饭,还邀请了孟垚和计财部部长宋一平,小范围聚一下。又说今天是周六,如果章慧回来了,让她把女儿也带上。苏妍说,章慧今天中午和同学约了饭,就不用管她了,李嘉伟这才挂了电话。

    从诊所离开时,苏妍没有打扰父亲、姐姐和弟弟,只是在一家人的微信群里打了个招呼,告诉他们自己出去和朋友吃饭就出发了,中午十二点整,她如约来到了酒店。

    李嘉伟订的是贵宾包间,他提前先到并已点好了菜,孟垚和宋一平也都到了,看到苏妍进来,正坐在沙发上聊天的三人全都站了起来,孟垚过去帮她把大衣挂到衣帽架上,然后拉着她入座,李、宋二人也都落了座。

    李嘉伟今天兴致很高,分别为男士女士准备了不同的酒,他和宋一平喝白酒,给苏妍和孟垚则准备了红酒。

    李嘉伟刚把红酒取出来,宋一平就一把抢了过去,连声啧啧道:“李总,这可是法国原产红酒呐,著名的大品牌,价格相当昂贵呢,市面上很难买到真货,你从哪里买的?”

    李嘉伟故弄玄虚地斜了他一眼:“你猜。”

    宋一平道:“你向来神通广大,我这区区一介职员,怎么猜得到啊。”

    李嘉伟这才慢条斯理道:“不瞒你啊,老兄,这瓶酒我都在家珍藏了十五年了。”

    宋一平一听眼睛都直了,嚷嚷着也要喝红酒。李嘉伟笑道:“那是两位女士的专利,我可没有发言权。”

    孟垚拿着酒瓶,边看着瓶身上的标签边说:“嗯,今天李总可是出血本了,既然是我和妍姐的专利,看在朋友一场的份上,可以让他们稍尝一点,行吗?妍姐。”

    苏妍抿嘴一乐:“可以,不过,每人就一小杯啊,多了可给不起了,我和垚垚还不够喝呢。”

    说笑着,凉菜已上。两位男士分工合作,一人倒白酒,一人倒红酒,酒倒好后,李嘉伟端起面前的酒,满面春风地说了开场白:“昨天请赵总和黎总吃饭,苏妍为父亲祝寿没能到场,所以今天我再补请一次,孟垚和宋一平你们俩人就算沾光了。”

    苏妍惊讶道:“我还以为你今天有什么喜事要庆祝呢,早知如此我就不来了,昨天没去就罢了呗,干吗还非得补请?”

    李嘉伟却笑道:“别人也就算了,你苏妍却不行,不补请我心里难安。”

    苏妍和李嘉伟、孟垚都是华北区的元老。李嘉伟工作能力不错,事业心也很强,十几年来,他们配合默契,合作愉快。女儿章慧小的时候,体弱多病,章元亨又忙于科研,无暇顾及家里,那些年,苏妍非常辛苦,工作家庭常常难于兼顾,李嘉伟则主动上手在工作上帮了她不少忙,所有的加班他基本都代劳了,使她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女儿,苏妍一直对他的关照感激不已。当年华北区总经理出缺,她和李嘉伟都是候选人,她义无反顾地向总部强力推荐李嘉伟。两人的工作业绩都很突出,本来苏妍的呼声更高于李嘉伟,总部倾向于由苏妍出任,但在苏妍的强烈建议下,最终李嘉伟得到了这次提升的机会。李嘉伟为此对苏妍大为感激,虽然成了上下级,但他一直非常尊重苏妍,在她面前从不敢以上级自居。孟垚是财务总监,又是苏妍最信任的闺蜜,正是因为这些渊源,他们三个人不仅是华北区的骨干精英,而且还始终保持着牢固的友谊,被誉为华北区的“铁三角”。

    今天,李嘉伟这么一说,倒不是客套,也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孟垚一听就来了兴致:“妍姐,你就别客气了,李总要是不补请你,我这一关就过不去,更关键的是,我和老宋还能沾光,这么好的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对不对,老宋?”

    宋一平入职尚华集团虽晚于李嘉伟等三人,但年龄却都比他们大,性格开朗,幽默风趣,一听孟垚的话,也打趣道:“俗话说,‘命里有五升,不用起五更’,我们可真是有福啊,不光李总想着我们,还能沾上苏总的光。李总,你计划补请几次啊,我们也好做个准备,把肚子彻底放空了,再来赴宴,本利双收!”

    李嘉伟笑道:“行啊,这事儿苏总说了算,几顿都行。来,第一杯酒,咱们先敬苏总。”

    苏妍摆手笑道:“嘉伟,你可别拿我说事啊,我知道你今天高兴,想犒劳一下大家,华北区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并如此受总部重视,关键还是你领导有方,这第一杯酒啊,我们应该敬你!”说着,她转向孟、宋二人:“你们说,对不对?”

    孟、宋二人点头称是,三人一起举杯,共敬李嘉伟,李嘉伟还待要推辞,孟垚道:“妍姐说得很对,李总对妍姐的心也很真诚,咱们挨着来,第一杯酒先敬李总,第二杯酒再敬妍姐。”

    宋一平也接话道:“李总,你们三人的友谊真是让人羡慕啊,我今天能参加‘铁三角’的聚会,实在是荣幸,对你们而言其实已经没有亲疏先后之分,我觉得苏总和孟总说得都没错,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看他们三个人态度都如此诚恳,李嘉伟这才领饮了他们敬的酒。

    接着又依次敬苏妍、孟垚、宋一平,热闹了一圈,四人才开始吃菜。

    吃了一会儿,李嘉伟说道:“今天赵总要求咱们的‘塞上明珠石韵’必须要在五一开工,苏妍,你觉得时间紧不紧?”

    苏妍有些意外:“五一开工?现在市政各部门的审批尚未通过,施工方及装修方还未谈判,还有营销策划方案也没有出台,时间是紧了点,不过你放心,地产部的队伍年轻有朝气,敢打硬拼,我们加班加点干吧。”

    李嘉伟欣慰地点点头:“我就知道,有你苏妍坐镇,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时间紧任务重,你们又得辛苦了,我们大家理应再敬你一杯。”

    孟、宋二人也附声称是,一起举起了酒杯。

    苏妍爽朗地笑道:“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敬我就不必了,你们三人不也是各司其职,尽心竭力,工作都很辛苦吗?咱们就一起祝愿华北区在嘉伟的领导下能再创佳绩,共同干一杯!”

    三人齐声说好,碰杯后,四人一饮而尽。

    他们边吃边聊,酒至半酣,李嘉伟乘着酒兴又说道:“昨天赵总说以后黎总要经常来华北区视察,他不是把华东、东南业务打理得很好嘛,好端端地,干吗要来华北区,难道总部对咱们华北区的工作不满意,所以才派他来监督?”

    孟垚道:“不会吧,咱们区的绩效排名还是很靠前的,我听总部的朋友说,董事会对华北区的工作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宋一平也道:“从这次的庆祝活动来看,赵总很重视华北区。黎总以前从来没有插手过咱们区,这次赵总却带着黎总一起来,还有意让他在酒会上露脸,确实耐人寻味。”

    苏妍没有发言,用小勺慢慢地喝汤,李、孟、宋三人都期待地看着她,李嘉伟探询地问道:“苏妍,你怎么看?”

    苏妍放下小勺,抬起头,沉思着说道:“我觉得黎总来的目的似不在此,很有可能是来考察华北的投资市场,寻找新的投资项目的。”

    李嘉伟茅塞顿开:“还是苏妍分析得靠谱,应该是这样。”孟、宋二人也若有所思地频频点头。

    李嘉伟倒了一杯酒,郑重地说道:“一语点醒梦中人。苏妍,谢谢你,我敬你一杯。”

    苏妍举起杯:“谢什么,我也不一定说得对,咱俩就喝一个。”

    饮完一杯,李嘉伟又倒了一杯,面向三人道:“你们不仅是我信得过的同事和朋友,而且还是我的智囊团,我衷心地为有你们的帮助扶持而感到荣幸,我再敬大家一杯。”

    受到他情绪的感染,四个人神色凝重起来,举杯一饮而尽。

    (未完待续)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