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造化大宋 > 第160章 第一百六十章
    赵顼这话不假。自王安石上台, 设立三司条例司后, 朝廷一共推行了三样新法, 分别是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和将兵法。其中农田水利法是为富国,为了开辟荒地, 兴修水利, 使得天下田亩增产。而保甲法和将兵法则是为了强兵, 为了以百姓护乡里。

    只是仅仅这些, 显然是不够的。只要国朝一日不除积弊,就没有中兴的可能。而这“募役法”,正是他和王安石两人商定, 最能革除积弊, 去民疾苦的新法。

    所谓“募役”,正如其名, 是要以钱粮雇佣役力, 替代以往的“差役法”。自古以来, 役出于民。有宋一朝,除了要缴纳赋税以外, 百姓还要按照户等高低, 轮流为朝廷服差役。其中州、县役主要有衙前、押司、录事等。乡役则有里正、户长、眷长、弓手、壮丁等。都是为朝廷办事,需要承担一定职责的任务。

    而这些差役中,不乏肥缺,都被上户占了个干净。那些苦差, 则往往分给了中下户, 闹得民不聊生。譬如“衙前”一样, 就是替官府押运贡物前往东京。不论远近,食宿都要自理,而且绝不能出半分差池。若有损毁,当役者还要照价赔偿。有些地方距离京城太远,动辄辗转数千里,只为押运一些根本不值钱的东西,闹的人家破也是有的。

    这积弊,也有不少大臣提出,欧阳修和司马光都有奏本,阐述差役频频,扰得民间不得安生。轻者投献田产,寄身于豪富之家,冒称佃客;重者连家中田亩都不顾了,远避他乡,流亡隐匿。如此一来,还有谁肯安心种地,朝廷赋税又要如何收取

    故而在解决了“富国强兵”的大政后,赵顼最先想到的就是此法了。那些见朝廷缺钱,就肯慷慨解囊的百姓,不正要好生呵护吗

    听到这话,王安石松了口气,拱手道“官家既能下定决心,臣自义不容辞。”

    他别旁人更怕天子退缩。毕竟现在朝廷有钱了,矿山、盐田、商税三样,加起来都要超过田赋所得了。而这些,还都能牢牢掌控在天子手中。若是天子因此心神安逸,不愿再冒险革新,他在三司条例司中的谋划岂不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如今有了国债兑付的激励,能让天子下定决心自然是最好。

    然而心中激荡,王安石还是不免道“只是这募役法如今唯有总则,议定还要些时候。豪富之家难免生出怨言。若是众议汹汹,还请官家以民为重,不为小人所动。”

    这次的募役法跟之前的确不同,是需要下放到各州县,让官吏们“论定”需要募役的金额的。如此一来,耗时更长不说,难免还会让那些豪富之家有了准备,群起攻之。面对这样的情况,就更需要天子的决心了。若是天子犹疑不定,怕是这法令连东京城都没法出。

    此事赵顼心中哪会不知然而又看了看手中的国债兑付记录,他恨恨咬了咬牙“这些人哄抬国库券时,可没有半分犹豫。朕自不能让他们占尽便宜”

    在本朝,官户虽说还要交田赋,但确实是免役的,因而“差役法”对其只有益处,没有害处。但是改成了“募役法”,官户也必须付“助役钱”才行。如此一来,数不清的达官士族恐怕都要反对此法,届时闹出的动静,可就不是区区的“保甲法”、“贡举法”能比的了。

    如今赵顼的确是不缺钱了,但是眼看着这些人侵占朝廷所得,还要害民,他如何能忍而这点国债的获利都不放过,何况平日在乡里所为。他又岂能看这些人盘剥良善

    有了天子如此果决的答案,王安石心头大定。眼见年关将至,也该把这募役法公之于众了。

    虽说这段时间,士林因“引力”一说纷争不断,但是老成持重的臣子,对此却不怎么关心。他们又不是靠经学吃饭的,对于这古怪的新学说更是不感兴趣。与之相比,天子和王安石的动静才更重要些。之前王安石提到的“贡举法”未曾正式颁布,但是太学改制已成事实,估计考过明岁春闱,就要落实了。连关乎仕途的抡才大典都能动,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动的

    因而在“募役法”正式出台时,在众人哗然之时,不少人也开始奋笔疾书,上谏直陈了。

    免除衙前重役,可是连司马光和欧阳修都提过的。但是免役归免役,让官户、豪右、僧道这些原本免役之人掏钱助役,可就是他们万万不愿看到的了。若是士人跟乡民一样,都要掏钱才能免役,朝廷的体面又在何处

    莫说是这些朝廷忠臣,就连三司条例司里任职的苏辙都忍不住上本反驳,王安石可不愿看到自家阵脚大乱,立刻安排其出京巡视各地水利。

    连弟弟都被赶出京了,苏轼自然也是大怒,就连赴宴时,也忍不住说一说国事“自古役人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衣之必用桑麻,怎能以他物充代这募役的法子,实在异想天开,终会害民”

    说着,他对一旁正跟人窃窃私语的甄琼道“凌霄子乃天子近臣,何不劝谏一二须知这募役法若是施行,似你这样的道人,也要纳钱助役了”

    这募役法的总则就是“计产赋钱,募民代役”。也就是不再征调乡民,而是采取雇佣的法子,由官府雇役力。当然这个钱还是要百姓来掏的,就要按户等和家产计算多寡,征收入库。如此一来,岂不又给百姓增加了一重赋税还有士人自来为官,哪有掏钱助役的贫者要加赋,富者也要平白给钱,哪有这样的事情

    甄琼也是好久没参加这种宴会了,一直埋头写文,只盼能早些定稿,出版他的造化论。现在有了个底稿,正好拿来让人帮他瞧瞧。沈括可以修改错漏,李非则能通顺语句,有这两人,他就不怕出丑了。

    谁料正改着文,突然被点到了名,甄琼也是一脸茫然的抬头“纳什么钱”

    “助役钱啊。你若是有房产、田亩,乃至耕牛、水车,都会算作家产,缴纳助役钱。凌霄子不觉得荒唐吗”苏轼见他一无所知,便解释道。现在朝中上下都在谏言,能多一人帮着说话,总是好的。

    甄琼立刻警醒起来“真要交钱要交多少”

    “还在算,若是田亩过多,一年怕不要数十贯”苏轼立刻道。

    “哦,吓我一跳。数十贯还好吧”甄琼松了口气,他现在虽然不拿月俸了,但是账上的钱可是数不过来的,吃利息都比那数十贯要多啊。更别提他每年还有好几万贯的经费,朝廷既然要征收助役钱,交就交了呗。

    苏轼被噎的气都差点没上来,缓了缓才语重心长道“不是这般算的。若是一户交这么多,天下赋税又要增长多少景声,你家中应当也有不少田亩,能归为上户。不怕受其害吗”

    甄琼这小道不懂,韩邈这个商人总该懂了吧

    韩邈闻言却道“子瞻兄应当也知衙前之苦,此事总该想个法子解决。纳钱看来是多,但是应役之费,也是惊人。且应役无法务农、经商,耽搁时间损失更大。其中优劣,还是要算算方知。”

    “家家户户都要交钱,岂不是增税这种事还用算吗”苏轼皱起了眉头。他也是当过地方官的,见过百姓对于衙前的深恶痛绝。然而加赋敛财,他万万不能认同。

    “若是服役,吃用都要自己开销。就算一日只花十文,一载就要三千余钱。应役两载,花费六七千,家中还要缺个壮年劳力。若是能交钱免役,怕是有不少人会欣然应诺吧”韩邈可不管苏轼所言,直接算了起来。

    这赤裸裸的数字,让苏轼一怔,他只想到道德大意,还真没有仔细算过。然而念头一转,他又摇头道“差役乃是轮替制,并非年年应役,这算法似有不妥。再者说,若是家贫无法纳钱呢照常收取,岂不要逼得人破家”

    韩邈干脆道“若是无钱的下户,就当免其差役。只要划出个定额,按照家资来算即可。如果不愿纳钱,也可出人服役。有个挑选,自然会有人选更合适自家的方式。”

    这法子可行吗苏轼难免也思量了良久,才道“如今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这些免役之人,也要缴纳助役钱,难道不过苛吗”

    “只要是按田亩算,就有其道理。况且这些人还是只需缴纳一半的助役钱,比寻常免役钱要少。若是家资不丰,自可由朝廷减免,少收或是不收。此事说到底,终归是个算的问题。只要算出的数目有益于民,就可推行。”韩邈说着,长叹了一声,“不过区区商贾,思量难免有所不足,只会算算账面的东西。还要朝廷诸公多多费心,想出个折中的法子。”

    若是换个人这么说,苏轼必然不放在心上。但是这韩邈毕竟是凌霄子的夫婿,又是东京城一等一的大商人。若是施行这法度,对于他,乃至他身后的相州韩氏都有巨大影响。没料到这人居然持如此态度。

    饶是苏轼文思锋锐,辩才无碍,也要回去想上一想了。

    韩邈对于苏轼的想法却不怎么关心。这新法对他而言,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东京,而在相州。他的日新报是因何而办的,韩邈可没忘记。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