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汉世祖 > 第5卷 开宝盛世 第64章 边事不宁
    朝廷内部趋于平稳但从整个大汉而言却不能简单地用“天下无事”来形容偌大的一个帝国每月每日都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风云变化。

    当然最“热闹”的还得属大汉诸边越是偏远边疆就越多事。自西北到东北皆是如此榆林道那边由于朝廷强硬的汉化政策终于爆发了一场反噬夏州党项部众数百人在酋长的率领下作乱反抗朝廷的吞并行为。

    结果是没有任何意外的为兖国公、夏州兵马都指挥使王侁率军扑灭平乱的过程没什么值得描述的简单快速平淡如水稍微血腥点的是所有从乱的党项叛匪都被王侁杀了并且株连了上千的党项部众。

    这件事于大汉而言只是微澜一起但传到东京却引起了一定的重视准确地来说是刘皇帝的重视。

    刘皇帝自然不会去反思朝廷的胡民政策如何导致党项人的反抗他甚至有些愤怒在他当政到如今威泽遍布天下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人敢反叛。

    这可与西南山沟沟里蛮民的叛乱不同这可是在夏州在大汉西北的核心统治区域王化最深的几处边州之一造乱的又是党项这个大汉国内比重比较大的少数部族。

    更可恨的还在于这是因为反抗汉化对抗朝廷根本的胡民统治政策这就触犯逆鳞了。为了推行彻底的汉化政策打算胡民原有的生产、生活关系朝廷经过了那么多的讨论与准备又以极大的决心去推动朝廷内部本就有些异声这突然爆发的反叛简直是打脸。

    党项人可不是前两年新依附的漠北部族从定难军归附开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其他地方没有大的变乱偏偏是党项人偏偏在夏州地这西北重镇。

    这说明什么朝廷对于党项人的归化是不到位的很多人的都是面服心不服仅靠迁走李氏家族以及分拆转移几万党项人是没法解决根本矛盾的只是一种缓解折中的办法。

    过去没有发生大的变乱只在于朝廷没有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尤其是部族首领、酋长们的核心统治权力。

    而十多年后新一批的党项人成长起来了他们对朝廷的敬畏也在趋于淡化汉胡之间的新旧矛盾也在长时间的酝酿下开始发酵朝廷的汉化政策只是一个引子具体的表现就是夏州那场并不值得大书特书的叛乱。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颠扑不破道理。但作为统治者刘皇帝可不会反思自己的政策有什么不对尤其是针对党项人他的忧国忧民也是有局限的甚至认为党项人之所以敢掀起动乱恰恰证明朝廷的过去的治化政策不到位正需进一步的贯彻落实认为压迫得不够彻底没有将其彻底驯化。

    在国家大局面前党项人具体地来讲党项首领们的利益也是微不足道的。敢反抗那朝廷就敢杀刘皇帝的态度是强硬的。

    因此对于王侁反应及时有效的平乱成绩予以了肯定的评价下诏褒奖并说王朴生了个好儿子不负兖公之爵该当重用。而这一个评价也基本能够宣告下一任的榆林道都指挥使便是王侁了。

    同时刘皇帝敦促朝廷向北面诸边发布训令要求各边地官府在施行汉化政策的过程中要严防部民反复夏州事件就是一个警示。

    而根据此前的政策夏州知州就倒了大霉因为境内出现了成规模的叛乱闹出的动静甚至上达天听。

    小小的动乱虽然平息了但事后的追责程序却也没有少知州刘承锡直接被罢官夺职贬为庶民这可是宗室子弟刘崇的儿子刘皇帝的堂兄弟。当然以刘皇帝对这些宗室严厉的态度这样的处置也不足为奇。

    不过在夏州还流传着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说事发之前王侁便已收到了消息但刻意按捺待乱众聚集影响扩大之后方才出兵平乱赚了一个不大不小却足以支撑报捷的功绩。

    当然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也说不清楚就算传到朝廷引起重视也很难调查出个具体的结果来王侁要想辩解也有的是话说但平乱的事实却是确定的。

    而事实上发生在夏州的这场党项人叛乱在当地影响还是很大的。那些长时间接受朝廷统治的党项人忽然发现似乎有了另外一个对抗朝廷、争取利益的办法而伴随着朝廷不肯妥协变通的汉化政策伴随着朝廷敦促下诸边道州官府的高压政策推动矛盾也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积越深

    如果说发生在夏州的变乱只能用微澜来形容那在漠北就可谓风云激荡了。契丹主耶律贤的病逝于漠北而言是个巨大的变故。

    通过几年的休养好不容易维持住的对塞北部族的统治随着耶律贤的死再度动摇了。且不提汉军的铁骑吊唁仅契丹内部就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而在金山以东的乃蛮人也趁机再度向东扩张侵袭契丹的漠西北地区向着新草原霸主的远大理想目标前进。

    当然于契丹而言乃蛮人的侵扰也只是疥癣之疾他们面临最关键的问题则是谁来继承契丹主位。

    对于这个问题刘皇帝曾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同萧思温等臣讨论过按照他们的猜测越王耶律必摄的机会最大。

    但漠北局势的发展一部分按照大汉君臣的推测在发展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出乎其预料。越王耶律必摄在按捺多年在亲眼见证了耶律贤率领下大辽王朝的崩溃与衰落终于决定亲自肩负起契丹复兴的民族大业。

    就在耶律贤的灵柩前耶律必摄召集契丹的宗室及贵族大臣亮明旗帜要夺回太宗耶律德光一脉的正朔权位。

    当耶律必摄选择冲击契丹主位时多年的积累起了效果他取得了不少契丹贵族的支持呼声很高几乎群情拥戴。

    这其中既然有积攒的对耶律贤这衰落之主的不满也因为国需长君的现实考虑于契丹而言这一点更重要没有人会去服从一个几岁的娃娃。

    按照正常的情况耶律必摄上位的可能是很大的但事情最终的结果偏偏不按照正常规律发展。

    有人支持自然也有人反对结果偏偏是少数人战胜了多数人因为少数人手里掌握着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军权。

    以耶律贤适、韩德让、耶律休哥为首的耶律贤心腹臣子联合在了一起力推耶律贤之子耶律隆绪继位坚决维护耶律贤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为契丹的长治久安着想。

    两股势力在契丹殿帐展开了为期十日的明争暗斗最终还是动了刀兵逐渐步入个人能力巅峰的耶律休哥成为了耶律隆绪继位的擎天保驾大臣。

    曾经耶律必设因为软弱为了顾全大局不愿契丹内乱而主动放弃与耶律贤相争。但这一回他下定了决心甚至组织起了一股贵族联军但结果被耶律休哥轻松击败而耶律必摄也被耶律贤的近臣女里斩下了脑袋。

    至于汉骑的北上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曹光实是个狠人胆子也足从临潢府出发真正率领麾下几千铁骑直接兵临斡难河流域威胁漠北契丹统治中枢。

    从收到耶律贤的死讯到传令进军再到兵进漠北这其中需要的时间实在不短等曹光实陈兵斡难河时契丹那边的局势已经尘埃落定。

    哪怕经过了一场内乱面对汉军之侵袭耶律休哥仍旧率领皮室精锐主动接战。双方上万骑兵厮杀一场曹光实力敌两倍的契丹军最终不支而走在被追击的过程中损兵近半。

    至于由康保裔率领的另外一支汉骑则有些倒霉因为迷失道路在高原上转悠了一圈退回汉境甚至造成了上百人的非战损亡。当然能够全师而返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当汉军无功而返时也就代表着漠北契丹再次度过一场危机当然也是大汉没有尽力的缘故。即便如此在北进的过程中深谙“三光”的曹光实仍旧给漠北契丹部族造成了沉重的损失。

    说来契丹也是凄凉当年与大汉交锋动辄能够征发十几二十万的军队如今上万人的交战已经属于大规模战斗了。

    而稳定下来的漠北契丹其主要权力也集中在耶律贤适、韩德让以及耶律休哥手中两个契丹宗室夹杂着一个汉臣构成了契丹的新权力中心。

    得到消息的刘皇帝甚至不禁好奇韩德让怎么能得到契丹人的认可让这么个汉臣占据高位。毕竟当契丹北迁后原本南北二府分治的二元统治基础已经被破坏了这样的情况下汉臣在契丹的地位可想而知事实上也没有多少汉臣汉人追随北迁的契丹。

    几经思量刘皇帝能够想到的解释也就一点了韩德让乃至整个韩氏家族都只是披着汉人皮囊的契丹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