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北雄 > 第七卷射天狼 第1160章盛会
    佛家有无遮大会别想歪了人家那是直抒胸臆无所遮拦的意思其实也就是一场辩论会。

    和尚们聚集在一起讲一些佛法心得如果你觉得别人说的不对便可以争辩一番无遮大会嘛谁也不会怪你。

    当然了你要是遇到几个性急的和尚想跟你讨论一下金刚怒目是怎么回事那也只怪你倒霉说不定挨了拳脚也算是消了罪孽呢。

    佛家比儒家更讲究心境的修为佛祖能割肉喂鹰你挨上些拳脚又算得了什么?若是存了报复之心那只能说明你修的还不到家。

    佛家讲的就是你打我左脸我将右脸奉上的本事优胜之处不在于一个脸皮厚实而是在心里暗戳戳的说你今日打了我那便是结下了因果异日必遭报应。

    标准的精神胜利法……这就是佛家修为修到深处啧啧往蒲团上一坐可就到了饭点了。

    而读书人的聚会叫做雅集与无遮大会本质上是没什么区别斗的是心眼辩的是道理只是花样比和尚们多的多琴棋书画样样都可成为媒介。

    最为精彩之处就是论辩的环节可以展示所学功底更进一步则是表达你的思想。

    沾了思想两个字可就不是普通文人能够达到的境界了普通的读书人都是人云亦云脱不开前人窠臼。

    后来的读书人推崇祖宗成法就是禁锢思想的典型做法既然是照本宣科哪还能别出机杼开宗立派?

    ………………

    大唐元贞五年五月间离着京试还有七天。

    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

    吏部礼部奉诏召集文人贤士参论大政由于事起仓促奉诏而来的人们多为朝官即便如此风潮起时也是文坛震动。

    贤人大集与会之人逾数十位各个都有著述存世闻名于内外。

    另外不禁赶考士子旁听堪称文坛盛会无疑。

    ………………

    今年来参加京试的士子八百余人人不过千和后来的科举大考相比着实有些寒酸。

    听闻消息之后士子参会的热情极为高涨盛会开始之时赶考之士子几乎全员参会只有少数人因为胆子小或是被家人拦住没有参与其中。

    此次文人雅集由礼部召集吏部主持最终选定的地点还是在长安书院颇有一些在什么地方开始便在什么地方结束的意味。

    在这件事上朝廷博得的是无数赞誉之声因为朝廷的开明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同时也让士子们好感大增。

    大唐立国才不到五个年头稍稍巩固了政权得到了天下人的普遍承认可想要让天下人都以唐人自居却还任重道远。

    此次士子赶考南北士子的对立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他们之间的敌意既是地域性的也有常年割据彼此无法取得身份共识的原因在里面。

    ………………

    公开论辩的好处就在这里因为朝官居多他们对朝廷政策更为熟悉当他们开口说话的时候其实已经注定了他们所站的角度和偏向。

    说是论辩其实是主导一下舆论宣扬朝廷大策让人们主要是读书人和贵族这两者在如今其实没什么区别让他们知道朝廷推出的诸般举措无分南北更不是针对某一个群体。

    这些举措或许有所缺憾但在当前战乱刚刚结束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的大前提之下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

    这次盛会举行了五天后来人形容当时场面说是群贤毕集谈古论今唇枪舌剑如诸子百家重现于世。

    实际上这又是读书人夸张的说法文会雅集上的争论被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没有太多的激辩。

    参会的人虽都学识渊博鼎鼎大名可在他们参会之前其实就已明白这不是佛家的什么无遮大会更不是他们表达己见畅所欲言或者和人论个高下的场所。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为朝廷诸般国策站台就算政见不同争论上一二也是点到为止不会非要论个高下曲直出来。

    这次再有头铁的士子出来说话也只是有所请教问题绝对不会如之前那么带有尖锐的味道了轻飘飘便能解答下来。

    有这么多前辈大家在场坐镇也无人敢于聚众哄闹……

    所以说朝廷看上去很开明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论政之会实际上却只是做了一次华丽的表面文章罢了。

    与会的士子们过了瘾见识了文坛高士的风范听到了纶纶大音。

    最后结束时由吏部侍郎房玄龄做了总结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陛下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吾辈读书之人当以此共勉之。”

    场中掌声如潮大会完满结束。

    ………………

    士子们回到长安各自的住所犹自兴奋难抑很多人伏案疾书写起了读后感之类的东西。

    年轻人容易热血上头被人所利用可他们也是最好安抚的一批人有的时候甚至只要简单的去其首领大家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要不怎么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之语呢你再瞧瞧天下战乱之际能够奋身而起的豪杰之辈有几个是正经的读书人?

    隋末战乱当中数来数去其实也就一个李密罢了就算把萧铣李渊之辈挑出来你问问他们从小到大他们读过几本圣贤文章?更不用说什么著述心得了。

    正在赶考士子们兴奋不已的时候朝廷的小动作也是随即而至。

    几个之前嚷嚷的挺凶的士子因为随地吐痰到处大小便之类的罪名被捉进了长安令衙随之被礼部除名遣返回了原籍。

    而地方上等待他们的则是全家流放岭南的重处。

    长安书院祭酒李玄道也坏了事被免去长安书院祭酒之职转到工部都水监任职很快就出京修整渠塘去了。

    国子助教盖文懿出任长安书院祭酒这也是当日与会之人和李玄道等人交情还不错只是这次却算是从中得利挖了李玄道的墙角。

    ………………

    此次文人雅集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关于科举的诸多疑议一扫而空给京试扫清了障碍过后估计也不会再有人讨论什么南北两榜的事情了。

    朝廷已借与会众人之口明白的告诉大家这就是为了均衡南北赶考士子的一种妥协性政策谈不上什么公平不公平。

    当前的局面大家谁不明白?难道说选出的人才都是江南人氏大家就心服口服了不成?

    朝廷的良苦用心就摆在那里不是为北人争利也不是为了刻意压制南人只在于均衡二字而已。

    朝廷费心至此若还有人不服那你可以提一良策出来要是可行定是大功一件若只是基于不忿在那里胡言乱语的攻讦朝廷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随地吐痰的肯定有你一个……

    而此次在长安书院举行的文人盛会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赶考的士子会把自己在长安的所见所闻带回到地方朝廷的形象在此事当中可以说极其正面无疑会影响到地方贵族的观感。

    一些人晓得朝廷开明至此那么为大唐效力也就不再存有任何疑虑之前因为战乱种下的仇恨和隔阂遂也消弭许多。

    这种层面的好处无法短时间内感觉的到却可以从长远的叙事中体现出来。

    ………………

    在这纷纷扰扰当中京试开始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行数百人纵马来到凉州治所姑臧城下。

    囊聂麻木的抬头看了看那高大的城墙他此时已然无心拿吐蕃的都城逻些城来跟这里做出对比。

    因为落魄如他还哪里有那份闲情雅致?而且之前路上经过的城池已多一个个都拿来跟逻些城做比只会让人越发沮丧。

    没有见过世面的吐蕃人这会便也知道低地……大唐的强大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之外和这里比起来吐蕃就像是荒原上那不起眼的土包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而当他们走出积石山谷道的那一刻八千唐军便在山口之外严阵以待了。

    这样的欢迎仪式没有给远道而来的吐蕃降人任何反抗的余地和机会他们只能战战兢兢的在将领们的命令之下放下武器迎接未知命运的到来。

    唐军将士在左监门大将军庞玉率领之下迅速的解除掉吐蕃人的武装牵走他们的战马把他们像赶羊一样赶回了积石镇。

    按照之前商定的计划吐蕃人将在这里渡过两三个月的时间主要是让他们知道规矩学会汉话。

    那些愚笨或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家伙都会陆续被消失掉剩下的才会分批遣散七千多人其实并不算多分成几拨的话就更少。

    吐蕃人中以囊聂为首的吐蕃将领则全部被挑拣出来送到凉州去。

    这比囊聂等人预料到的最坏的结果稍微好上一些起码性命还在也没有变成可以被人随意打杀的奴隶。

    嗯确如那位好兄弟所说低地人还是比较仁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