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嘉靖帝 > 正文卷 第二十一章 一日览尽九峰山 向日峰前解牵缠
    孟夏时节,荆楚之地已经有了几分炎热。

    九峰山下,朱厚熜一行人牵马执缰,在山间信步徐行。许是天色尚早,清晨的九峰山,有些轻微的凉意。

    前番上山时,朱厚熜心有余怒,也不曾去细细阅览山川风色。

    如今陪着薛侃在山间徐行,满目俱是氤氲蔚然之景,颇有几分山川如画的意境。

    却说孙京自出了孙府,整个人面貌一新,怯懦刻板之态尽去,活脱脱一富家纨绔公子的模样。

    不过与寻常纨绔不同的是,这位孙府二公子,自幼随孙交奔波。见过南京“十里秦淮”的旖旎风光,也见过川陕之地衣不蔽体、筚路蓝缕的民间疾苦。

    在说到京师顺天府的盛世风流时,竟是流露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怀念之色。

    此子,虽然不过十六七的年纪,却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了。

    对此,朱厚熜不禁暗暗称奇。

    而薛侃,不愧是进士出身,一路上指点江山,意气飞扬。

    论及当今局势,博古论今,引经据典之风采,不禁令诸人心生钦佩。

    众人在山间歇脚时,薛侃把九太岁背后湖广镇守太监的关碍,以及安陆推官崔子介的立场,事无巨细的和朱厚熜说了一遍。

    言辞之间,似极了尊尊教诲的长辈,话风却又令人如沐春风,闻之畅然。

    随着薛侃把镇守太监的进奉,以及推知行取讲了一遍,朱厚熜心情也逐渐阴沉下来。

    他从未料到,在皇明盛世风流的面纱之下,竟有着这许多的腌臜龌龊。

    这一切,恰有好似一张巨大而紧密的网,将芸芸众生都束缚其内,挣扎不得。

    那安陆推官倒也罢了,无非是为了仕途不愿开罪镇守府。料来,此人也不敢恶了自家兴王府。

    可镇守中官,却是位高权重,不可等闲视之。

    据他所知,此等去势不全之辈,心里扭曲,已非常人。一旦得势,威福自专,何恶不敢为?

    心念及此,朱厚熜只觉九峰山之行,怕是难以成事了。

    可想到前日里九太岁庄内,区区一西宾,竟敢当面直斥于自家兴府,丝毫不留情面,言语更是冒犯了自家父王。

    再想到那句“光天化日之下,兴王府岂能只手遮天”,朱厚熜便觉怒火中烧,难以释怀。

    倘若真是要不了了之,他如何能甘心?

    一路打马徐行,穿过群峰环抱的向日峰,又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行了约莫一个时辰,山势略缓的云祖峰,已是尽在眼前。

    到了此地,浓密的松柏渐渐稀疏,视野豁然开朗。

    诸人寻了一块开阔的岩地,架起篝火。

    朱厚熜自爱马“踏雪乌骓”背后,取出一些糕点,凑到薛侃身前,“尚谦先生,这几日我也细细想了许久九太岁的事情。其中有几处,无论如何也难以释怀。”

    糕点是王府典膳所备下的桂花糕、枣仁蜜饯,精致自不必说,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潆洄。

    薛侃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小口,看着山下如涛林海,淡笑问道:“世子有何事,难以释怀?”

    朱厚熜近前两步,与薛侃并立山崖前,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怅然道:“袁先生说丹石之道,不足取。我也问过王府良医所周文采,诸如蟠桃酒等秽物为材,辅之以朱砂、丹汞,实乃剧毒之物,久服必伤其身。这道理,父王必然是知晓的,却甘之如饴,这是其一。”

    薛侃沉默不语,身侧的孙京同样无言,只是默默的递上两角山泉水。

    “那泼皮之事,说到底是我恼怒妖道献丹,损及父王,故而迁怒之。可如今王府侍卫尚有一人,下落不明。身为兴府世子,终究是要讨个公道的,这是其二。”

    说罢,朱厚熜认真的看着薛侃,“尚谦先生与竹城先生所言不差,父王的确是存了磨砺的心思。那日父王说,我久居王府,不食人间烟火气,不知世间诸般牵缠险恶,担不起王府的家,非要在外头碰碰壁,才能有所长进。

    可我追查泼皮陈狗儿,乃是出于对父王的仁孝之心;为王府侍卫讨个公道,乃是出于公心。

    在我想来,不论是孝心还是公心,都是善。诸如镇守太监每岁进奉,却搜刮欺压于下;一州推官因推知行取的前程,媚于上、尸位素餐见恶行却视而不见,乃是恶。”

    说着,朱厚熜躬身一礼,“敢请教先生,此事若因种种关碍,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岂非是善屈从于恶?倘若真要摒善而从恶,方才是有所长进,才是有所磨砺,此善,要之有何用?这所谓磨砺,又有何益?”

    一语出,言辞如刀,直刺薛侃。

    薛侃心中一叹,极目眺视,遥望远天,心中不禁回想起了他二十八岁前屡试不第的坎坷岁月。

    这一瞬,身前的这位少年世子,眼眸里有一股莫名的倔强,竟似极了昔年的自己。

    薛侃负手踱步篝火前,寻了块赶紧的地方坐下,又示意朱厚熜、孙京二人近前,这才洒然笑道:“何为善?”

    不等二人言语,薛侃一直自家胸口,“善者,心也,性也。”

    眼见两个少年郎,面露疑惑不解之色,薛侃抚须笑道:“《孟子·告子上》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话音一顿,薛侃目视二人,“是以,人之情者,皆有此四端之心也。何也?仁义礼智也。”

    朱厚熜眉头一蹙,心生疑惑。

    这“情”和“善”,又有何关联?

    当即俯身问道:“敢问先生,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又当作何解?”

    薛侃去过山泉,饮了一口,略作润喉,温声道:“朱子在《孟子集注·告子上》乃若其情一章云:情者,性之动也。是故,人之情者,有四端之心,存仁义礼智之性,若顺此情者,则可为善矣。”

    言语间,薛侃一指朱厚熜,“世子对兴王的仁孝之心,乃恭敬之心,礼也,可为善。为王府侍卫讨回公道,乃是非之心,智也,亦可为善。如今顺己之情,可谓善。”

    “顺己之情?”朱厚熜不由喃喃自语。

    薛侃颔首,“顺情,即顺性,随心也。是以,先前我与世子说,善者,心也,性也。”

    朱厚熜闻言,凝眉沉思片刻,颔首道:“既为善,便可从心,而行之,可对?”

    薛侃抚掌大笑,越发觉得这位少年世子,端的是聪慧过人,当即正色道:“送世子二三言,其一,心即理也,故我有之,不必外求。其二,致良知外,别无知。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此乃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言到此处,薛侃似是回到了求学于王幼安时,心潮乍然澎湃,长身而起,负手笑道:“其三,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也。如此,知行合一,方为大善!”

    一通大言,固然是畅快淋漓,却听得诸人云里雾里。

    朱厚熜似有所悟,却有觉得宛若雾里看花般,看不通透。沉默半晌,“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

    旋即话锋一转,“竹城先生思虑到了推官崔辛的难处,也思虑到了湖广镇守太监的关碍,乃是料定了此事难成。献上引蛇出洞之策,是因常年供应心头血炼丹,必然涉及伤人性命之恶行,虽不能自源头上除恶务尽,却可对九太岁彼辈爪牙,惩戒一二,可对?”

    此时,对于朱厚熜来九峰山的原委,孙京也了然于胸了。

    听完朱厚熜言语,孙京眉头一蹙,问道:“推官崔辛便也罢了,倘若世子此行,恶了湖广镇守太监,又当如何?”

    这一瞬,薛侃忽然间放声长笑,旋即目视篝火前诸人。

    “兴王府欲令世子经历些挫折磨砺,竹城先生也料定了此事难成,世子也觉得此事艰难么?”

    清朗的声音,陡然高昂。

    “余看来,此事却大有可为!”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