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中文网 > 修真小说 > 仙都 > 第十七章 元君镇瑶池,十恶动天机 第八十五节 各人的缘法
    一路西行溯流而上日以继夜赶路翻过数重山脉踏入北地气候骤然一变朔风呼啸风雪连绵不绝。回到自己的地盘契染这才松了口气将麾下大军化整为零一股股接连分兵散入荒山野岭就地休整渡过漫漫长冬。

    北地苦寒山腹深处却孕育地热名为“赤流”温泉鼓沸水汽缭绕有四时不凋之花八节长青之草堪比洞天胜境。契染独享“赤流”之妙耗费大量人力开辟了十余处洞府除分赐麾下得力干将外空闲的甚多他力邀魏十七在此住下连带石火骝柯轭牛山鸫阎狼阎虎之辈也得以留驻于“赤流”外围舒舒服服泡在温泉中省得去吹那剜心剔骨冻死人的尖风。

    温柔乡是英雄冢“赤流”所在虽然舒适却不利修炼便是仓谷糜华隆头亦常年在外偶尔才一至。

    不知何故从踏上西行路起铁猴孙悟空便一反常态避开魏十七裹紧铁链铁钎孤身前行只在他视野尽头出没及至来到北地又死也不肯靠近“赤流”宁可顶风冒雪在荒无人迹的山林独自苦捱。魏十七隐隐猜到几分亦没有为难它右腕上的血舍利手链一忽儿炽热一忽儿冰凉似乎在催促他将铁猴心窍间的那枚血舍利剜出收入囊中凑成六出之数但他听之任之迟迟拿不定主意。

    血舍利暗藏玄机但并没有重要到左右他的心意。

    百岁谷一番周折契染借用“转轮镇柱”之力侥幸脱身肉身留下不小的隐患抓紧时间调养伤势。各人有各人的缘法魏十七亦闭门不出唤出魔女离暗以天魔气布下天罗地网将洞府内外层层遮掩又引动命星施展“血域樊笼”隔绝深渊目光的窥探这才着手清点所得的好处。

    九头蛇乃深渊之底天生地长的魔兽血气被“深渊之子”收去魂飞魄散留下一身躯壳堪比天材地宝魏十七命屠真使唤雷四灵将其炼作法宝兵器物尽其用无须在意得失。深渊乃血战之地九头蛇躯壳虽然难得单凭阳钧炉一道虚影又不得君臣佐使的宝材魏十七也不指望雷四灵能炼出什么真宝来。他固然不在意得失屠真却不愿仓促行事由着雷四灵乱折腾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好生权衡斟酌。

    魏十七最为看重的乃是火中取栗从西方之主樊隗手中夺来的“藏兵镇柱”。

    他将“深渊之子”唤出细细询问镇柱之秘“深渊之子”不知他夺取“藏兵镇柱”只道魏十七趁乱收了一员镇将有意将其降服以供驱使倒也并不藏私将内情一一道来。魏十七沉思半晌挥手将其收入镇柱心中若有所思这青铜镇柱得自广恒殿主温玉卿用于封存“七命妖兽”与“御兽袋”相类当是天庭仿深渊镇柱所炼的宝物如此看来许久之前深渊与三界便有交通只因界壁所阻非大能不得往来。

    魏十七又将镇将唤出细细盘问那镇将自称“鸱”得西方之主赐以“樊”姓有求于人甚是知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然不至哀声求告言谈中却也流露出相投之意。

    原来之前在藏兵洞内樊隗催动尸山血海大阵腾不出手从镇柱内召出樊鸱意欲斩杀魏十七消除隐患不想一物降一物镇将反为“诛仙”金符所困白白损耗了海量血气。深渊镇柱应洞天本源之力而成所生奇气各不相类彼此抵牾冲突吞噬壮大樊隗无奈孤注一掷拗断镇柱以奇气催生“藏兵镇柱”作最后一博。镇柱一断樊鸱绝了存身立命的根本沦为无源之水按说过不得一时半刻便即退散为奇气荡然无存魏十七灵机一动将他收入青铜镇柱却是歪打正着救了他一命。青铜镇柱乃天庭仿制之宝内中无有奇气恰好为镇将容身天造地合护住奇气不至退散得以苟延残喘下去。

    魏十七心下了然樊鸱虽有降服之意但皇帝不差饿兵驱使其争斗所耗血气非在少数好在“深渊之子”从九头蛇身上得了不少好处血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要时直取一二轻而易举。手头多了一不死不灭愈战愈用的悍将他心中也颇觉欣喜下一回即便对上深渊主宰四方之主亦有一战之力只是镇将来历可疑不足为外人道如非迫不得已不宜贸然露了相。

    “深渊之子”与镇将樊鸱所言细节虽有差异大体相合魏十七忖度片刻郑重其事将“藏兵镇柱”取出置于掌中翻来覆去看了半晌粗砺如石神物自晦直如死物一般不禁暗暗叹息。镇柱内所藏奇气有无穷妙用只是依二人所言须将其收入深渊之躯祭炼耗日持久非一朝一夕可成催动镇柱另有秘法不为人所知他既已炼成“十恶星躯”自然不会转修血气之道不过樊隗如此看重“藏兵镇柱”不惜接连毁去两根镇柱以奇气浇灌催熟其中定有缘故眼下时机未到还不能为己所用如若有缘日后自能分晓。

    魏十七将“藏兵镇柱”重重封禁埋于“一芥洞天”参天造化树下此物事关重大他决意连屠真离暗一并瞒过在“十恶星躯”大成前深藏不露免得旁生枝节。

    百岁谷之行意外的收获着实不少血舍利九头蛇镇将樊鸱藏兵镇柱却大都远水不解近渴反倒是接连激战“十恶星躯”有了长足的进益连“血域樊笼”都水涨船高更觉得心应手。自入深渊以来他前所未有的强大但形势也前所未有的险峻三皇六王是一方深渊意志是另一方他夹在中间看似左右逢源实则行走于刀刃稍一疏忽便堕入万丈深渊。

    此时此刻唯有躲于“血域樊笼”隔绝诸方窥探才能得到片刻安宁。魏十七下意识拨弄着手腕上的血舍利心中数过一个念头便掐过一枚恍惚间觉得这血舍利若凑成三十六或七十二或一百零八之数便与一串舍利佛珠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