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我命不由天 > 正文 第七十八章 一起吃饭
    李东升说话的时候杜竹清收回了目光然后就说:“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吗?”

    “这些天我一直都在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说到这里李东升停顿了一下见杜竹清根本就没有插话询问的意思紧接着就说:“二郎乡的问题很明显经济工作真的很难。”

    “哦怎么个难法?”

    “农田的规模有限加上比较单一的品种种田根本就不足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最起码跟出去打工就没办法相比而且国家给予的那点补助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杯水车薪。还有一个就是种田的成本节节上升老百姓如果不弄点副业守着那点田地最多也就只能解决温饱。一旦家里有人生病什么的就会负债累累。在这个大前提下壮劳力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光是二郎乡长明县乃至西滁市都是这个样子你有解决的办法吗?”

    李东升犹豫了一下说:“我个人认为应该推行规模农业把每家每户豆腐块似的农田集中到一起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或者是种植品质更好的粮食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你说的是土地流转有的地方已经在试行了。土地流转由一个最大的问题首先要找到企业投资。而这恰恰是难点难道你有办法拉来企业投资?”杜竹清接过话说。

    李东升立刻就想到了汤怀明可他却没有汤怀明的联系方式。不过他认为这并不是问题。只要土质足够好就肯定能找到种植企业过来投资。

    至于老百姓那里根本就没有问题。只要能找来投资的企业坐在家里拿钱没人不愿意。

    李东升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就说:“我看过二郎乡的资料二郎乡的土质非常好完全可以种植更加优良的粮食作物。前不久我遇到一个糖业老板他就不止一次去二郎乡实地考察过当地的土质。我跟他谈过他说二郎乡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制糖用的甜叶菊。之后我上网查过甜叶菊的资料只要土质足够好甜叶菊的出糖量甚至要超过甘蔗。而且种植甜叶菊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好打理。最起码比甘蔗好打理。”

    看到杜竹清的眼睛一亮李东升跟着又说:“我只是知道那个糖业老板的名字却没有他的联系方式。不过我认为我们可以主动找寻全国的制糖厂。肯定有相同想法的人只要工作做到位过来投资也不是不可能。”

    说话的时候李东升回避了长明县二郎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周边的土质也应该跟二郎乡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二郎乡独有的优势。不过他也明白杜竹清肯定能想到这些。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他的身份是二郎乡副乡长自然是要站在二郎乡的角度上考虑了。他相信杜竹清能理解他。

    杜竹清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李东升自然不缺少这点眼色他没有看着杜竹清而是装作打量她的办公室。实际上他在上次来的时候就已经把整间办公室的每一个细节全都记下了。

    大约一分钟的样子杜竹清就结束了思索然后说:“如果让你来做二郎乡的乡长你会怎么做?”

    李东升的心底顿时就是一惊虽然杜竹清说了如果可他却不认为就只是如果。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杜竹清想要把他推上二郎乡乡长的位子上。虽然他想不出杜竹清为什么这么做可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就算是再来一次也不是不可能。

    有个这个猜测之后李东升的心底顿时就热切了起来。如果杜竹清真的能让他当上乡长他自认为绝对比一直被胡克明压制的孙友德做的好。而且他还有一个杀手锏。由于他的位置比较靠后这个杀手锏一直都没有用上。昨天贾旺臣的行为只是他小试牛刀。

    李东升的杀手锏其实就是小明找来的那些大个头的蟑螂李东升把买来的微型监视器固定在蟑螂身上让小明带着它们去监视胡克明和他手底下的那些人。

    这么做是因为李东升认为体制内压根就没有屁股是干净的只要查就肯定能查到问题。事实证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体制内并不算什么。却不能拿出来说事。因此李东升就是用那些音视频资料威胁了胡克明所有盟友一把。

    尽管李东升手中也握有胡克明的一些违纪证据可他并没有拿出来说事的念头。就是先前威胁的那些人他也没有把资料公之于众的想法。他要控制这些人为他所用这需要机会。

    昨天就是一个机会当然如果不是袁青青和梁伟勤表态支持他他也不会让贾旺臣站出来跟胡克明对抗。这是一个让胡克明和孙友德看到自己实力的机会如果放弃了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机会了。李东升没打算一次性把所有人都暴露出来那起不到奇兵的效果。

    让李东升没想到的是杜竹清竟然准备把他推上乡长的位子。

    面对杜竹清的问题李东升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索了数十秒然后才说:“我会主动联系全国各地的制糖厂还有粮食企业那么多企业总会有对二郎乡感兴趣的。退一步就算最终没能找来投资的企业二郎乡也可以自己做。只要县里给予一些支持把土地平掉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引进优良的粮食作物。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一上规模成本就能下来。除却付给租种土地的费用乡里的财政收入也能大幅增加。增加的收入可以用来修路和水利建设。”

    “你有几成把握?”

    李东升犹豫了一下说:“六七成。”

    “你的把握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我读大学的时候在超市里看到优质的粮食虽然价格高可销量却非常好。原因自然是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在吃饭上更舍得投入了。因此只要我们种出优良的粮食就不愁销路。现在不是讲究绿色食物吗?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不用化肥、农药、杀虫剂这样的话价格还能往上浮动不少。”

    “如果不用化肥全靠地力农作物的长势和产量怎么解决?”

    “这就是另一个方面了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家禽、家畜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可以发展一到两个上规模的养殖场不但可以提供相关肉蛋还能提供肥料。”

    “还有吗?”

    “粮食和养殖施行起来之后可以着手筹建相关的加工厂。”

    杜竹清点头说:“你回去之后拿出一个方案来然后再跟我联系。”

    “好。”

    “晚上一起吃饭。”

    李东升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地看向了杜竹清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