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塬旧事》 正文卷 一 高塬县是祁连山山根上一个和黄土交接的特殊环境里存在的古老城镇。上至汉初高祖封荫功臣子弟时,便将此地分予了梁家。高祖分封,功高者王,功微者侯,其余各人也各有爵领,但几王几藩都封在旧时战国故地,一为节制亡国遗老遗少,一为纳天下财富英才共为大汉所用。是时,长安以西的羌戎之地虽已归大汉节制,但毕竟蛮荒,却又有御敌抗外之任,朝廷便将梁太公讳源封在了老梁地,也就是高塬县古城的位置。 梁姓一族很以世居古地为荣,家谱上一直上溯到东周平王时,又因高塬县城古称帝近,封始西汉,取其表意,就有拉出梁太公本是刘姓家族之考,以汉高祖四方遍封同姓子弟藩卫长安的史实来看,也有这种可能。 除家谱之所谓正史外,梁家还有子孙不知在何处翻得平王之子姬唐受封于梁地、且高塬县人口音一直不同于河西人——高塬人口音近陇东,几近关中话,便又自诩为东周姬姓,是黄帝正宗传人河东梁氏的一支。还因此有人年年大张旗鼓地往天水帝陵祭祖,且按下不表。 梁远清、梁远明是家族第七十八代传人。在高塬县城梁姓中属于“大梁”,也就是正宗梁家这一脉,是为高塬梁氏大宗。其余非此梁姓者,或迁入、或外戚,皆为尕梁,其区别便是是否世居高塬古城中心娘家铺罢了。倘使是日后迁入,也不是没有可能并入大梁,或军功、或封赏,总之是光耀门楣者便有幸纳入大宗。这大梁也就成了县城里仰起头让人看鼻孔地一脉。 梁远清和梁远明之父梁老太爷是大清国最后一代武举人。本来在光绪二十一年便已有废除武举的说法,荣禄之“弓矢已失其利”几乎断送了梁老太爷职业生涯,梁老太爷成就了人生第一次起落,很是颓唐了一阵。但好歹在光绪二十七年又有了一次武举,梁老太爷也不孚众望,自京城中举归来,带着红花高冠回到了陕甘督府,又在金城关领了一块“塬上猛士”的匾额,风风光光地回了高塬,把老家原本略显破败地院子又修了几勺,接近了梁远清、梁远明兄弟幼时记忆中老院的大小。 高塬县娘家铺“猛士”大院中有两颗核桃树,原本武举出生的梁老太爷本身就没有几点经史子集的墨水,有人前来殷勤上谏说院中有木则为“困”,梁老太爷骂道“直娘贼,我两棵大树在这,困个逑去,懂个啥?”便任由其长得枝繁叶茂,成为四角天井中一处荫蔽。 梁老太爷一生四房姨娘,和长房太太相识颇有传奇色彩,据说是梁老太爷小时算命,卦者言语梁老太爷“遇水则安,见雪则端“,梁老太太便是梁老太爷与水和雪结下得缘分。 长房太太生了远清、远明两兄弟,在生老三时不幸母子夭亡,从此梁老太爷用遍了猪膘鱼皮,也找塬上名医高文镜先生开了不少活血小产得药物,大梁也就再无后丁新入,只留了远清、远明两弟兄承欢膝下。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 正文卷 二 自中了武举之后,梁老太爷人生便再无大建树,直到十多年后,有革命党会同乡绅地主在高塬县建立了民选政府,梁老太爷作为远近闻名的“武人“领袖,被重礼聘请去在新式学堂中讲习兵法经书,但此公向来不擅此道,教书讲课站又不对、坐又不舒服,便把一个个青头黄毛的娃娃带到墚上,牵出几批骏马——原是梁老太爷在京城中举后兵部尚书托带至陕甘总督的,又被父母官赏赐给了梁老太爷。诗书礼义尚未能教习,梁老太爷学生的射御两术倒是精通,老老少少玩得不亦乐乎。这其中便有名医高先生和其一众同乡贤达。 塬上距离关中腹地还有些脚程,又是通往玉门、阳关的必经之路,但风云动荡的历史大潮却对高塬县影响着实不大,高塬农户皇粮国税无论是何朝何代,在大梁宗族的带领下都是照交不误。直到王伯范、张广建来甘后,在民国十五年于全省推行了废除“宪支”流弊的活动,高塬人群情激愤,也誓要废除乡绅恶霸一层一层盘剥的苛捐杂税,政府看梁老太爷平日自矜,又是武举人出身,就将他命为特派员,专督里差、单头纳地丁钱粮,在乡中革除恶霸财主的势力。县长交此重任时梁老太爷回家想了几日,就提了一个要求,要带着自己选好的人一同赴各乡府督办,县长痛快答应后,梁老太爷便带着学堂任上第一届学生高文镜、张志贤会同义子马小奎赴了任。这马小奎与梁老太爷岁数整差一轮,继承了塬上富户马东奎员外的爵领,自小不学无术,人都唤作“青皮”。爷父四人由梁老太爷发动大梁宗室富户现行落实改革命令后,再逐步推行至全县各乡镇村区。 “废宪”自冬月始,有个把佃农在秋收时就心心念念盼着能少些杂赋,后来见县城近处的地都难以一时享受“废宪”的好处,便又将希望寄托到了来年开春。梁老太爷便带三人马不停蹄开始推进,骑上早被换了一身血统的黑鬃骏马后裔——倒也是在积雪膝深的墚上走得飞快。 “爷,人说西安有大户装上了四轮铁壳的突突车,冬里可比咱骑马来的安逸。”马小奎青头光面,毛发不多,毡帽紧紧地贴在头皮上,却还时时哈气搓手,纵马走在前头。 “咱看这四轮铁壳上了塬上可不一定有咱高头大马合适。”高文镜戴一副玳瑁眼镜,一到冬天戴上围脖,眼镜片上一哈气便时时雾蒙蒙的,故而昂首跟在梁老太爷马后,“你说对着呢,不先生?” 梁老太爷驭术极佳,双腿夹紧马肚子,靠在鞍后躺背上早已打起了盹,听两后生讲起此话,微微睁眼,“滚回去问你大去,一朝下了塬上了西安城,回来就撂片子连路都不走了,山塬上自古都是骡马行走,装个铁壳身不捷目不明,还能干啥?”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 正文卷 三 高文镜向前赶了几步,“先生,我大说他从西安回来给您老人家捎了些零嘴,还有一双绒靴,大头亮的蹭的,踏上了美得很。”一抽缰绳,马儿缓了下来,接着说,“回屋里了我给您提上东屋去。”张志贤听说是绒皮鞋,有了兴趣,问到:“文镜,是我里县长穿的那一式洋货吗?鞋面子亮的能照出人形。” 高文镜拿出旱烟锅子,在鞍头磕了几下,垫上烟草,点着嘬了一口,这烟锅里的草叶是头年赴疆回来的同窗梁远霖带回来的,是正宗伊犁产的玛合勒嘎,塬上老烟枪都唤作玛合烟,点着了青烟跟烧香一样,一缕轻飘洋逸,抽起来不辣喉咙,据说还壮阳提气。高文镜见烟锅烧地正旺实,一甩缰绳,把烟锅递予梁老太爷,“先生,吃烟。”梁老太爷熟捻地接过烟锅裹着羊皮的铜杆,“将之所慎者: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其余不论,你高文镜倒是从来备我如备敌,想干啥?” 高文镜跃马向前去赶马小奎,哈哈一笑:“老先生声威我耳,高某何备之有?” 谈笑哆嗦间,爷父四人到了沟下白水河边上。马小奎勒马回头,“太爷,此处饮马歇息,到后庄还得半日脚程,您看?”梁老太爷哼了一声,“能成。”便停马远看,自喃道:“白水红山头,山塬死人沟。谷成犄角,居高临下,伏兵大好。”高文镜赶上来,勒马下鞍,提梁老太爷牵住笼头,伸手要扶梁老太爷下马,接上话:“此处设伏,便是天王老子也是九死一生。”梁老太爷左手一搭高文镜肩头,翻身下马,稳稳当当落在一旁土堆落叶上,哼了一声:“高塬梁地,年年太平,能有啥?” 几步开外张志贤已堆起土灶,生上火簇,马小奎拿着一个水囊在一堆干柴上浇了几下,霎时间空气里充满了浓香刺鼻的味道。梁老太爷一皱眉头,“又是洋落。”转身往林子里走去,解开衣带准备撒尿。高文镜走去,拿起马小奎放在一旁的水囊,闻了一下:“又是洋酒?”马小奎点头,“这洋人做酒,晶莹剔透,比咱黄米酒看上去可人多了。但喝起来实在是不顺不滑,呛人喉咙。倒是引火是个好东西,蹭嘎子火就起来了。”高文镜一把拍到了马小奎秃脑壳上,“你个瓜怂,洋人做酒水讲究纯净,不求口舌之欲,这东西味辛性烈,拿来涂上豁口,再上金疮药,啥伤都能治了。让你在这胡日鬼。” 时下梁老太爷小解结束,在袍上擦净了手,张志贤又捡来几根木枝,正在火上焦烤,梁老太爷便走过去,摘下兔皮护耳,手一抖袖,顺势坐在马小奎置于一旁的食盒上。“太爷,晌午浇些长面,我现在烧汤,西房上芹芳嫂子调下的臊子,美得很。”张志贤在一旁看到,急从鞍袋里取出一只靠背马扎,说是马扎,实际上是红桃木加红锦做成的折叠椅子,后背上金字绣着“高塬第一高等学堂”、“张某志贤”云云,递予梁老太爷坐了。梁老太爷蹲身马步,左一摆腿便换了位置,在食盒上磕了磕烟锅。高文镜放下手中行头,接将过来,将烟灰掏净,在白水河中涮洗了一遍,又拿出毛毡吸水,从袖口抽来手巾擦干,包入牛皮匣中卷好,放入鞍袋。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 正文卷 四 梁老太爷向椅背一靠,腿上却扎的实在,眯上眼望了望山塬上的白雪,阳光反射而来晶莹剔透,和松塔青白相间,错落有致,雪厚的连高塬县特有的红土也看不甚清楚,“文镜,你大从西安回来,有没有说西安如今谁人当政?”高文镜挪至梁老太爷身前,拱手道:“先生,我大光是胡吃海塞去了,但我娘回门时带了一个女子,据说是西安早先团练教头的女孩儿,嫁给了我三舅大儿,算起来生月要长我几日,我也唤作嫂子。“高文镜找了块净地,也坐了下来,”去年我三兄弟到山海关上想收些辽参,过了通州,被同行瓜怂拉去天津,说是要看看租界洋马,在了劝业场被洋人巡捕收了全身细软金银,连进货的本钱也没了。逃回又碰上了讨袁的散兵乱军,一路讨饭到了通关饿死了。尸首用麻席裹了,被乡党拖回了西安。这个女子倒是出入厅堂,有些大气,能说会道。我大倒是回来了没说啥。” 梁老太爷干脆闭了眼,“你大能干个啥?” 一旁马小奎将臊子红油在火堆上化开,一股子猪油香顺势飘开,随手在白水河里捡了几块平整光滑的卵石,掏出铜锅,将卵石围成一个灶圈,架上锅子,烧起水来。 高塬人自古就喝白水河的水,古时还有大户用河水制冰,冬作夏用,其冰剔透通亮,毫无杂质,在整个陇原乃至陕甘都颇有名声。出门行脚者,在上塬之前,肯定要经过白水河,用河水洗净风尘,再生火调上一锅泮汤,拿锅盔泡将吃了,利利整整回到家乡,倒是传至今日的习惯了。白水河养育高塬人世世代代,高塬人也就将白水河看得比啥都重,从来河西众县乡少雨缺水,这高塬县因白水河在此,受荫蔽多年,不论农牧,从来没有出现过饿殍遍野的惨象。 高塬林木众多,且多是松柏一类常绿常生的树木,高塬南山上还有几亩冷杉,据说是前人随秦王大军征略南蛮时移栽回来的,当时漫山遍野都是高耸入云、挺拔威武的冷杉,自汉代秦后,冷杉的生长地域就一年一年向上攀附了,逐步就退成了南山山尖附近的几片林子。众多冷杉在南山北坡上围着白水河顺流而下积蓄而成的一个潭子,常有牧户从甘南草原回乡时在此歇脚,后来皋兰设关,有些金城关北来的兵马也在此驻扎,便将南山主峰唤作了驻马岭,水潭也一并叫做了驻马池。 马小奎同张志贤二人捡拾回几根还带着绿色松针的树枝段段,圪蹴在火堆旁边,听着半干不湿的松枝在火中噼啪作响,言语道:“爷,往后庄路上全是骡马掉下的粪蛋,小路上有些树干子也挂折了几处,咱高塬县啥时候有这多骡马大车了?”梁老太爷听闻之,睁眼瞧了两人拾来的断枝,豁口交错,还有树皮纤维拉丝相连,很明显是有巨物快速掠过擦断的,此时高文镜将马匹饮好,栓在河岸旁的一棵枯树桩上,搭话:“先生,莫不是省府上有啥大员要来?”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 正文卷 五 梁老太爷心头一震,面上却毫无波澜,上一回县中有人讥笑他“上辈杀猪,这辈教书“,堂堂末代武举,从来无法进入高塬的权力核心,被当成个吉祥物每年年肆拉出来安抚人心,落魄到在学堂带娃。本来这一次赴任也是不情不愿——一个”特派员“算是什么东西?自古官制吏制哪里寻得”特派“二字?要不是这一次县长礼遇有加,堂堂大梁武举人,何必在壮年屈身仕于区区小县?但为何县中如此异动却无人通报?果然又是将我梁某作菩萨供了起来吗?但转念一想也罢,自中年以来救国安邦抚民之事未成一件,如今担负了为民请命之责,上官再如何也不应该应以权术。高塬人世辈仁义享誉河西,梁某要是在这种小事上斤斤计较,真是失了祖先颜面。 省内大员多是关中人,从来都是陇原人杰而关中王之,这些人同梁家人一样都讲关中官话,听秦腔老戏,但总是乡风有别,还是瞧不上高塬这穷乡。县长从关中带来的同乡刀笔小吏——唤作“秘书“,实则就是多做了一点文书工作的门房,尝在县府附近的小店吃霸王酒,被街坊乡民团团围住时说了一句“穷山恶水,果然刁民”,引起轩然大波,县长夫人不得不出面抚民,说了许多“关中梁地本是一家”、“说一样话吃一碗饭,都是兄弟乡亲”一类的话,又承诺县府门口街市免去三月租金,才算平息了这场风波。对于平日为一家老小生计奔波忙碌的小商贩来说,免去三月租金就意味着过年时能给儿女扯一身新衣裳、给爹娘多贡些好吃食,就算是尊严扫地,又不掉块肉、少根筋,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也是值得的,毕竟出卖啥都没有出卖脸面来得愉快——既不费力收入又高,何乐而不为? 那县府刀笔小吏见如此如此便能摆平民愤,日后就越加猖狂,在城中横行霸道,小商小贩遇见了倒是也不避不躲,生怕这人不寻事,更有甚者在此人马前自行躺倒,就为了人骂两句,能讹些钱粮。 梁老太爷一面为高塬县城国人软下的腰杆子懊恼,一面又不由得理解了起来:“升斗小民,还有啥能比活着更重要?”如此一想自己平日里还被县长让茶让道,常被县府警佐教头——唤作“长官”扶上马,颇有些脸红——是不是误会了县府好意?反倒是自己蹬鼻子上脸,不知人好,不识好歹了?这一想就想明白了,于是拂袖摆至身后,另一只手向高文镜探出,要起烟锅头,说到:“县府大事,你们几个也不是娃娃了,说话办事要顾全大局,现如今各乡还未有父母官,等这一段设治局没了,你们便是各乡的贤达,是高塬老民们的父母官,倘使多言误事,暴露了上官踪迹,你们几个小子前途不稳。”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